在作家的记忆中,情绪的记忆是哺育作家个性的摇篮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,无论他走到哪里,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阅历,即使到古稀之年,他那童年回忆,特别是童年的情绪的记忆依然不泯。它往往渗透在他终身的创作中,影响着他作品的风格特色。白长青曾在文章中提及父亲马加创作《寒夜火种》(《登基前后》)的过程:“马加1932年流亡到北平后,又于1933年返回东北农村家乡生活了两年,依据对这两年生活的回忆和感受,他才写出《寒夜火种》。”[9]作品中极具关东情调的歌谣形式,借阴阳先生口中说出的迷信谚语等,编织成生动的风俗画,给人以特殊的感受。
萧军出生在辽西贫困的农民家庭,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,但是幼年的萧军也受到民间文学的滋养。萧军十岁以前一直跟随祖母生活,祖母经常会给他讲薛家将、呼家将、杨家将的故事,讲到动情处,时而悲伤流泪,时而破口大骂。他还有一个会唱鼓词的叔叔和擅长皮影的五姑母,四叔爱讲瓦岗寨聚义反隋炀帝的故事,五姑母擅唱《樊梨花三下寒江》《阴魂阵》等等。他曾深情地回忆说:“每当冬夜时,四叔父和五姑母围坐在一盏小油灯旁边,孩子们就趴在火炕上,四叔父唱鼓词,或由五姑母一面做针线,一面唱起皮影戏的唱词来,声调全是仿效影戏里的各个角色的声调。”[10]这些内容在萧军的作品中也有表现。《八月的乡村》中写道: